绥宁县“妈妈工厂”灵活就业模式:助力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

原创
木粉站群 3周前 (09-26) 阅读数 81 #宝庆特色
绥宁县“妈妈工厂”灵活就业模式:助力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

绥宁县,位于湖南省西部,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。近年来,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,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家庭的重要支柱。为了解决这些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,绥宁县积极探索灵活就业模式,打造了“妈妈工厂”,为500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。

“妈妈工厂”是一种新型的灵活就业模式,它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,通过整合资源、创新管理,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,助力她们实现家门口就业。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:

一、因地制宜,充分利用当地资源。绥宁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,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,将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与现代工业相结合,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“妈妈工厂”。

二、灵活多样,满足不同需求。针对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,绥宁县的“妈妈工厂”提供了多种就业形式,如家庭作坊、社区工厂、临时性就业等,让留守妇女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、技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式。

三、注重培训,提高就业能力。为了让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,绥宁县的“妈妈工厂”定期举办各类技能培训,提高留守妇女的就业能力。同时,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,确保留守妇女在就业过程中能够顺利解决技术难题。

四、强化服务,保障权益。绥宁县的“妈妈工厂”注重为留守妇女提供全方位的服务,包括就业指导、技能培训、劳动保障等,确保留守妇女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合法权益。

自“妈妈工厂”成立以来,已为500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。这些妇女在家门口就业,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,还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、生活等问题。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:

张女士是绥宁县某“妈妈工厂”的员工,她原本在外地打工,由于照顾家庭和孩子,不得不回到家乡。回到家乡后,她加入了“妈妈工厂”,从事编织工作。如今,她的月收入已达到2000多元,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
李女士是一位留守妇女,她原本在家照顾孩子,生活较为困难。在了解到“妈妈工厂”后,她报名参加了编织培训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她掌握了编织技能,并在工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。现在,她每月的收入达到了3000多元,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。

通过“妈妈工厂”这一灵活就业模式,绥宁县的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,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绥宁县将继续深化“妈妈工厂”建设,为更多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推荐文章
热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