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各地纷纷开展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。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,近期宣布扩招,残疾人占比超过30%,且工坊内员工的月均收入已突破3000元,为残疾人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。
绥宁县位于湖南省西部,是瑶族聚居区,瑶绣作为当地独特的民族工艺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瑶绣非遗工坊自成立以来,致力于传承和发扬瑶绣技艺,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瑶绣传承人。如今,随着工坊的不断发展,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工坊决定扩大生产规模,吸纳更多残疾人加入。
据了解,此次扩招的残疾人占比超过30%,这一举措旨在帮助残疾人群体实现自我价值,提高生活质量。工坊为残疾人提供了舒适的就业环境,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,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掌握瑶绣技艺。此外,工坊还关注残疾人的身心健康,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各类文体活动,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。
瑶绣非遗工坊的员工月均收入已突破3000元,这一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上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工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对员工技能的不断提升。工坊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,提高瑶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让更多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。
为了更好地传承瑶绣技艺,瑶绣非遗工坊还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。近年来,工坊多次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,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。此外,工坊还与高校合作,培养了一批批瑶绣专业人才,为瑶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,瑶绣非遗工坊在传承和发展瑶绣技艺的同时,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。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,还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,实现共同富裕。
总之,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的扩招,残疾人占比超30%,月均收入突破3000元,充分展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非遗传承与发展,让更多残疾人受益,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。